1. <legend id="ctx0i"><li id="ctx0i"></li></legend>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三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建好涪江流域生態廊道 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2023-02-22 09:34:37    作者:涂濤 蒲毅

      “灘聲曲折涪州水,云影低銜富樂山”是唐代詩人對涪江的描繪;“三江如鏡映藍天,碧浪輕輕蕩畫船。船頭眺望南山秀,立岸欣觀白鷺旋”是如今綿陽市民在三江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時的剪影。

      涪江,因流域內綿陽在漢高祖時稱涪縣而得名,是長江上游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全長約674公里,在綿陽境內長達380公里。因此,保護好涪江水質是長江上游生態保護的重要環節。綿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度重視涪江保護工作,三江湖國家濕地公園因此應運而生。

      ImageFetcher.jpg綿陽三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三江湖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濕地公園”)位于涪江綿陽段的中心區域,因涪江、安昌河和芙蓉溪三江匯流而得名,綿陽市民習慣稱之為“三江湖”。濕地公園總體上為南北走向的狹長型廊道,最南端至三江大壩,最北端至科學城大橋,東端至小枧濕地,西端至安昌河洞天閘壩,規劃總面積921公頃,是集防洪排澇、濕地保護、生態修復、休閑康養與科普宣教于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以河流濕地生態體系為基礎,以保護區域生態環境、改善水環境為目標,在充分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基礎上對規劃區域進行了功能性打造,使其成為了綿陽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涪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

      因地制宜構建沿河生態岸線

      濕地公園建設前,涪江及安昌河兩岸及周邊道路均為硬質河堤和硬質鋪裝,生態岸線碎片化,對岸線入流雨水的凈化能力弱;局部區域存在岸線凌亂、沙土裸露、水土流失等問題。

      ImageFetcher (1).jpg五一外灘

      針對這一情況,濕地公園在規劃時,充分考慮綜合生態效應,遵循灰、綠、藍結合的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根據各河段區域不同的問題特點,因地制宜地打造生態岸線,整體提升濕地公園區域的城市雨水凈化能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針對硬質河堤和硬質鋪裝河段,利用柔性生命水岸設計,敷設透水鋪裝,設置生態溝渠、階梯式濾床等海綿及景觀設施,改善水岸硬質化狀態,提高岸線雨水凈化和水體自凈能力;針對存在水土流失問題的河段,依據河段水位線的高低,種植適應性植物,減少河岸邊坡的水力侵蝕,使得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區域水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得到提高。根據多年水質監測數據,近年來,濕地公園區域內水體水質大幅改善,已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Ⅱ~Ⅲ類水質標準。

      生境修復增強區域生物多樣性

      濕地公園建設前,河灘岸線凌亂、植被單一、雜草叢生,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均較差。對此,濕地公園在規劃設計時秉持生物多樣性、連貫性、完整性和近自然性原則,實施了改造微地形,改良土壤、恢復植被等一系列動植物生境修復工程,營造近自然式的濕地植被群落,擴大和恢復濕地動植物棲息環境。

      ImageFetcher (2).jpg南河濕地

      截至2022年年底,累計修復濕地27.5萬平方米,改良鳥類棲息地4.6萬平方米,公園濕地面積達到791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85.9%。目前,濕地公園內發現并記錄野生植物250種;脊椎動物251種,其中鳥類194種,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白琵鷺以及鴛鴦等。每年有紅嘴鷗等70余種鳥類近2萬只在三江湖越冬,是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和棲息地,是整個嘉陵江流域冬季候鳥種類和數量最為集中的區域,被譽為“城市濕地,鳥類天堂”。

      寓教于樂豐富海綿城市宣傳

      科普教育是提高人們素質的重要因素,在培養科學興趣、提升高階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因此,濕地公園內專門設立了科普宣教中心,建設了公眾智能觀測平臺和觀鳥平臺,安裝科普宣教等標識標牌608塊,建有面積6100平方米的自然教育中心,拍攝了三江湖宣傳片、專題片、航拍濕地景觀等,制作了宣傳冊頁和各類展板。

      ImageFetcher (3).jpg鳳凰水岸

      與此同時,還結合“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等節日活動,開展海綿城市、濕地等公益科普宣教活動50余場,累計接待公眾33萬多人,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參觀指導交流團隊近60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榮獲“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綿陽市自然教育基地”等稱號,已成為眾多中小學校的研學活動基地。

      人水和諧共創宜居幸福家園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水和諧,自然和諧。濕地公園在建設過程中利用透水鋪裝材料,在兩岸建造了長約12.7公里的濱江步道系統。一方面,實現了對雨水的自然凈化;另一方面,蜿蜒曲折的步道為市民游憩休閑提供了便利條件。黃昏時分,漫步在涪江邊,兩邊是綠地花海,水鳥在不遠處嬉戲,江風微微襲來,看著波光粼粼的江水,溫馨和愜意溢于言表,人與自然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諧發展的壯美畫卷。人水相融的宜居家園得益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落地開花。

      ImageFetcher (4).jpg科技城新區城市設計效果圖

      濕地公園是美麗綿陽的一張靚麗名片,也是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生動案例。未來,綿陽將繼續秉承“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因地制宜地采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海綿措施,統籌解決好雨水引發的各類問題,努力打造“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區海綿城市建設”典范。

      倡行川渝共護涪江生態屏障

      2023年2月16日,在綿陽市的倡議下,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四川省綿陽市、德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南充市、阿壩州,重慶市合川區、銅梁區、潼南區政協相關負責同志共同簽訂《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同心守護涪江流域生態環境聯合倡議書》,倡議大家:“爭當同心守護的倡導者,爭當同心守護的踐行者,爭當同心守護的助推者,爭當同心守護的監督者”,川渝九地構建上下聯動、橫向合作、優勢互補的涪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開啟長江上游生態保護的新篇章……



      網友評論
      ? Top 色偷偷影音先锋男人av

        1. <legend id="ctx0i"><li id="ctx0i"></li></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