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gend id="ctx0i"><li id="ctx0i"></li></legend>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江蘇太倉:海綿助力田園城 生態賦能新生活——勾勒綠色宜居、幸福和美的城鄉面貌
      2023-02-22 21:26:18    作者:談振偉

      “六國碼頭、天下糧倉”,現代文明與悠久歷史在這里激情碰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賦予了這片土地“錦繡江南金太倉”的美譽。東臨長江、南接上海,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浪潮中,江蘇省太倉市始終堅持“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的發展目標,走出一條“城鄉一體、產城融合、城在田中、園在城中”的特色之路?!皣倚l生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太倉市大批榮譽的背后,是老百姓越來越美好的新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新理念,不僅是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關乎生態大計、民生大計。近年來,太倉市堅持圍繞田園城市生態體系,將海綿城市理念與地域特色緊密融合,以“高標準、高要求、高水平”全力推進相關工作,奮力譜寫“現代田園城,幸福新生活”的發展新篇章。

      建立健全機制 緊抓工作落實

      創新機制,做優管理。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是解決城市雨水問題,包括城市內澇、水資源利用、雨水徑流污染、合流制溢流污染等,這就需要在建筑小區、城市公園、河湖水系、道路廣場等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落實海綿城市理念。為保障落實效果,太倉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創新推進機制,以“最高效率、最低影響”原則在項目的各個環節落實海綿城市理念,推出“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告知受理單”作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前置條件,并在建設過程中主動服務指導,積極響應“放管服”改革,打造綜合最優營商環境。

      ImageFetcher (8).jpg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

      科學支撐,規劃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太倉市深諳此理,高度重視人才科技支撐城市新發展,堅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多次委托科研院所技術人才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基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等,以強有力的科學理論支撐太倉海綿城市建設與發展。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引領作用。在規劃引領方面,以《太倉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為基礎,婁江新城、太倉港區等重點區域結合自身特點,編制更加詳細的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并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現代田園城市規劃、慢行交通系統規劃等規劃中融入海綿城市內容。

      規范流程,注重成效。項目是海綿城市建設效果的載體,是人們感受美好新生活的觸媒。太倉市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并以省級海綿城市示范項目七浦塘生態公園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居民小區、道路廣場、公園綠地、河道水系“+海綿”建設,注重“精小細特”全過程管控,在細化管理內容、量化管理對象、規范管理行為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動建設項目海綿城市理念的落實,以保障項目的運行效果,進而增進民生福祉。與此同時,太倉市還積極探索海綿城市建設效果評估驗收試點,突破傳統的建設項目“物理”驗收形式,更注重“合成”效果,從驗收海綿設施“有沒有”向評估設施“行不行”轉變,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系統成效得以保障。

      立足生態格局 擦亮田園底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太倉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注重城鄉統籌、內外兼修,打造既有現代城市功能、又有優美田園風光的宜居宜業之城。

      ImageFetcher (9).jpg江灘濕地公園

      如果說太倉有什么顏色,那一定離不開綠色和藍色: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覆蓋率達97%;境內河流稠密,塘浦縱橫交叉(現有大小河流4110條,總長度4213.4千米)……行走在太倉市,仿佛置身于田園山水之間。

      以綠為底,構建生態格局。自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太倉市依托田園城市發展策略,延續“精、巧、雅、靜”的城市風格,逐步完善“一心兩湖三環四園”的城市生態體系。以總面積21萬平方米的中心公園作為太倉市生態體系的“一心”;金倉湖、天鏡湖“兩湖”交相呼應、水綠交融;三條分別長15公里、25公里、45公里的環城綠道,勾勒出太倉的生態版圖;西廬園、菽園、獨溇小海濕地公園、現代農業園以點帶片,將綠色空間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

      ImageFetcher (6).jpg市民公園

      水系路網,呈現縱橫交錯。近年來,太倉市扎實開展沿江生態濕地建設提升、護堤護岸等工程。湖川塘、鹽鐵塘、古塘河等骨干河道,大半徑、婁江河、界河等城區水系,以及農村河道的生態護岸工程有序開展,在“兩湖”的基礎上豐富了太倉市水環境生態系統,促進了人、水、林的和諧共生。透水路面、透水鋪裝、自然排水等雨水消納、收集方式逐步應用于城市道路,改變原有排水方式,海綿城市路網體系逐步建立起來,串聯著太倉市的綠色板塊。

      新舊城鄉,發展齊頭并進。自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太倉市建設項目嚴格執行海綿城市要求,各環節有序推進、嚴格把控,建成項目遍地開花,建設效果有目共睹。相對于新城區建設的高歌猛進,老城區由于空間、年代等條件限制,離“現代田園城”漸行漸遠。為此,太倉市在2018年便提出城市“雙修”試點改造工程,再次將海綿城市建設列為重點;近年更是緊抓城市更新,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到地塊的改造更新中,充分協調功能配套與生態修復,既要“新面子”,又要“新里子”。太倉市月亮河綠色社區等改造工程讓人們獲得了“精致宜居”的美好新生活,進而讓“水綠太倉”的生態理念深入人心。

      彰顯婁東文化 延續太倉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太倉市人民的幸福感,正是源于“為人民謀幸福、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發展主旋律,以及“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的建設路徑和發展內涵。

      ImageFetcher (7).jpg凈水公園(人工濕地)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太倉市一直以來堅持的宗旨,其秉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近幾年進行了50多個街頭游園的提檔改造,建設了一批林蔭路和景觀路,打開了主干道沿線單位的圍墻,共享綠地,建成凈水公園、鄭和公園、七浦塘生態公園等共計61萬平方米的雨水濕地公園。此外,太倉市還在38.8公里的長江岸線建設了濱江濕地公園、長江林場等公園林地,并把長江生態環境修復作為重點工作持續推進,打造沿江萬畝綠廊。

      歷史給予這座城市厚重的人文底蘊,現代使得這座城市充滿驚喜。行走在太倉的大街小巷間會發現,這里隨處可見現代田園、生態宜居的生態底色,可見“生態立市”的理念早已成為太倉人的共識。自2010年開始探索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以來,太倉市深入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健全了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機制,明確了建設項目全過程管控要求。在項目推進方面,全面落實新、改、擴建項目,聚焦重點,堅持示范引領,打造了十八港濕地公園、凈水公園等一大批成效顯著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理念在太倉市落地生根,與生態田園的底色相得益彰,太倉市多措并舉打造的生態田園型海綿城市勢必成為這座城市的又一張新的名片。

      “現代田園城”是時代快節奏與“詩和遠方”不斷碰撞的震撼旋律,“幸福金太倉”是美麗環境與五彩生活完美融合的動人樂章,“美好新生活”是貫穿這曲宏大交響樂的終極主題。太倉市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勇立潮頭的氣魄、敢為善為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具幸福感的美好新生活!



      網友評論
      ? Top 色偷偷影音先锋男人av

        1. <legend id="ctx0i"><li id="ctx0i"></li></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