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邊督導”是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實現觀念轉變直接有效的方式。垃圾分類督導員在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既要充當垃圾分類管理監督的“眼睛”,同時,又要當好宣傳科普的“小喇叭”。正是因為有了督導員機制的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才能更快落到實處。通過督導員言傳身教,引導居民正確分類和習慣養成,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與參與率,逐步由“要我分”轉變為“我要分”,自覺將垃圾分類納入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培訓上崗提升服務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質量,提高督導員隊伍專業水平,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垃圾分類指導,多地對督導員隊伍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培訓。
江蘇省昆山市以“五個一”(一段視頻、一本手冊、一場培訓、一張證件、一份關愛)為切口,對垃圾分類督導員進行統一培訓,提升垃圾分類督導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制作垃圾分類督導員規范操作視頻,通過“文字解讀+畫面演示”的形式幫助廣大督導員正確理解工作職責、學習規范操作。設計制作生活垃圾分類督導手冊,督導員通過隨身攜帶手冊,即可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面向全市垃圾分類督導員舉辦垃圾分類線下專題培訓,為督導員們現場答疑解惑,提升全市督導員對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儲備量,為督導員今后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方向上的精確指導和專業上的有力保障。結合崗前培訓工作,推動督導員“持證上崗”。建立健全督導員持證上崗制度,培養一批業務精、素質高的督導員隊伍。此外,在節日期間,各區鎮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員慰問愛心活動,到一線垃圾分類房亭為堅守崗位的廣大垃圾分類督導員發放節日慰問品。
近日,四川省簡陽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員專題培訓會,切實發揮督導員的監督指導作用,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效。培訓會上,講師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督導員崗位職責、紀律規范等為培訓主題,通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對督導員進行了培訓,并對督導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的解答,進一步提升了督導員的相關知識儲備及工作能力。培訓結束后,為檢驗督導員的學習成效,還現場進行了垃圾分類知識測試。在試卷講評環節,講師針對測評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通過此次培訓,督導員紛紛表示受益良多,全面提高了對垃圾分類工作流程的認識。
守桶護桶精準源頭分類
督導行動大致分為兩項內容:守桶,即開展“桶邊”指導,對錯誤分類及投放的居民進行再宣傳、再指導,現場幫助居民進行重新分類和正確投放;護桶,即開展桶邊清潔,結合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要求,做好桶邊環境清潔和清理消殺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基層組織動員能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峰區對垃圾分類督查員進行垃圾分類督查職責培訓。培訓會上,對“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進行重點講解,加深督查員對垃圾分類的理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加以區分。從“什么是垃圾”“垃圾如何四分類”“督查員的職責”“督查的內容”等方面層層遞進,帶領督查員了解垃圾分類的技巧,明確工作職責。參加此次培訓的督導員紛紛表示會加強自學,提升理論知識與督查水平,切實將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
為推動重慶市九龍坡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意識,連日來,在發揮桶邊監督引導作用的基礎上,九龍坡區充分發動各保潔員、保安員、垃圾分類巡檢員、社區黨員、志愿者等參與其中,用桶邊面對面的形式,快速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的精準宣傳與及時糾錯,對各集中投放點進行桶邊指導,全力把好垃圾分類第一關,為后面的分類收集和運輸做好前期服務,提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科技協同實現智慧督導
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入,“云督導”成為了可能,可以極大減輕督導員的工作負擔,協同實現智慧督導。
近日,浙江省蘭溪市首個垃圾分類“云督導員”在市區香格里拉小區試點“上崗”。每當居民前來投放生活垃圾時,“云督導員”都會自動開展督導工作,通過語音播報提醒并監督居民正確做好垃圾分類。通過人工智能設備的加持,無須人工督導員現場督導,居民扔垃圾時,通過人工智能攝像頭識別投放人員信息和投放行為,如若發現投放過程中有混投、非投放時間投放或者未破袋行為,將通過智能音箱現場督導。同時,“云督導員”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安排社區網格員到現場處理,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上門督導。不僅如此,人工智能設備連通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對投放次數、各類型垃圾投放占比、投放準確率分析、誤時投放人數變化等數據都有詳細記錄并實時上傳,通過對數據的整合分析,形成小區畫像以便制定定向宣教督導方案進行針對性宣教,輔助垃圾分類管理和決策更加科學化和精細化。
近來,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街道垃圾分類工作舉措頻頻出新,轄區內住宅小區將邁入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2.0時代。隨著人工智能監控系統的上線,上海沙龍、郁金香舍等5個小區共計52個固定垃圾桶站已全部實現24小時無人監管。當居民走進劃定區域,“人工智能督導員”就會自動開展督導工作,通過語音播報進行正確垃圾分類宣導,并對廚余垃圾未破袋等不規范垃圾分類行為自動識別、提醒,及時拍攝圖片、視頻資料上傳后臺。垃圾分類“人工智能督導員”后臺的“聰明大腦”——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平臺也在實時運轉,除支持實時取證和事后遠程取證、幫助執法人員迅速獲取違規證據,也記錄著居民生活垃圾日均投放量、投放精準度、滿溢情況、混投次數以及違規投放行為,形成垃圾分類投放大數據,為社區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