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群眾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樓道是距離居民最近的公共空間,其安全度、便利度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明確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要實行“三個革命”,其中“樓道革命”要求,消除安全隱患,有條件加裝電梯。
消除安全隱患營造舒適環境
為了切實消除樓道安全隱患,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采取多方面措施,力求營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北京市玉橋南里社區在改造過程中,圍繞完整社區建設標準,從消除建筑安全隱患、滿足居民需求出發落實改造細節。通過對單元門、外窗進行更換并拆除外窗護欄,樓梯扶手修復換新,增加適老化扶手,樓道規整粉刷,對廚、衛上下水管道進行改造,樓體外面線纜規整,屋頂平改坡并增加防雷設施,外墻及屋面統一進行節能改造等手段,全面提升建筑質量及安全水平。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一方面清理樓道亂堆亂放,規整樓道三網飛線,墻面、欄桿、扶手全面出新,解決樓道照明問題;另一方面,提升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度,把原來停放在樓道里的電動自行車統一引導至非機動車棚停放充電,原本樓道內“飛線充電”現象消失,全區電動自行車實現“全鏈條”監管,讓老舊小區居民環境更加美觀,生活更加安全。
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檀溪街道柳子山社區工作人員在網格群發布倡議書,號召居民行動起來,共同清理樓道雜物。同時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時間入戶走訪,通過發放文明創建宣傳冊、懸掛橫幅等線下宣傳方式倡導居民遵守文明公約,不亂堆亂放,不占用公共空間,不亂扔亂倒。針對老舊小區有部分居民不愿意將廢舊紙箱丟棄及清理的情況,社區聯系專門廢舊物資回收公司來到小區,按照市場價格收購居民的可回收舊物。社區黨員干部、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人員、社區志愿者等都積極參與,動員居民對樓道內雜物開展自行清理,對不愿配合清理的居民進行耐心細致的勸說,同時逐門逐層對樓道內的雜物進行清理。
推動加裝電梯便利居民生活
為防范加裝電梯工程質量安全風險,上海市對居民提出加裝電梯意愿的小區,由街道委托建筑設計等專業單位,對小區加裝電梯的規劃要求、建筑條件、消防安全、小區環境等進行可行性評估,明確小區加裝電梯整體設計要求。組織專家或委托施工圖審查機構進行技術論證,對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設計文件進行房屋安全性論證,要求加裝電梯工程配置項目經理、監理工程師,做好項目施工管理。同時,要求監管單位監督加梯工程實體質量安全和建設、施工、監理等的工程質量安全行為,施工過程階段按首次監督、過程質量安全抽查實施監督,竣工階段按規定參加綜合竣工驗收。
廣東省廣州市采取多種方式化解加梯矛盾。其中,廣重社區發揮社區民主議事廳“1+N”協商議事作用,組織申請加裝電梯的居民開展協商,讓居民了解加裝電梯的整套流程、注意事項,協助居民商議完善資金分攤補償、施工設計等方案,并將加裝電梯時發現的共性困難問題、注意事項、建議等整理成冊,向居民發放。同時,借助法律顧問和社區律師力量,組建成功加裝電梯“過來人”智囊團,為街坊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邀請電梯安裝公司對居民提出的施工管理、維護保養等方面問題進行現場解答,消除居民疑惑。
深圳市明確政府補貼標準,按照加梯樓層數的不同給予相應數額的補貼,有效降低居民加梯成本。搭建“2+3+X”溝通平臺,統一加梯意愿,以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站為核心,統籌實施主體、設計、施工企業三方主體,聯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代表等多方人士參與,搭建議事協商調解平臺,有效解決業主意愿難統一的問題,并引入第三方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此外,設立加裝電梯服務機構庫,由設計單位等機構提供方案設計、代辦審批、安裝施工、運營維護、申領補貼等全流程服務,讓居民辦事“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有效緩解“懸空老人”下樓難等問題?!叭绻皇钦汛蠹医M織起來,多討論、想辦法,樓上樓下業主不會那么容易達成一致同意加梯,而且大家工作都很忙,如果靠業主自己做方案、跑審批,既不專業也沒時間,現在委托給有經驗的公司做,就省事多了?!本用駨埓笫甯吲d地說。
南通市崇川區在老舊小區改造實施過程中,為已經走完審批流程的單元預留電梯井位和地下管線遷改,減少居民加裝電梯過程中的阻力,讓居民更快享受到便捷上下樓體驗。湖北省興山縣采取連片推動、整體加裝的思路推進加裝電梯,其中,政府每部給予10萬元的補助資金,動員管線單位、鄉賢能人、原產權單位等支持電梯基坑開挖和管線設施遷移費用,多渠道籌措加裝電梯資金,為居民圓了“加梯夢”。
加大整治力度打造特色樓道
在樓道安全、便利的基礎上,各地進一步進行樓道微更新,打造各具特色的“樓道文化”。
宜昌市西陵區四合院小區采取量身定制,實現一棟樓一套文化。據了解,四合院小區在做好樓道清理的基礎上,征集居民意見,對每棟樓的樓道文化進行特色定位,以桂香夕紅樓為例,居住的老人比較多,樓道文化以“尊老愛幼”為主題進行改造。順著樓道上去,廢棄的弱電箱被裝飾成養眼的山水畫,圍繞“孝老愛親”主題的彩色墻畫讓顏色單一的樓道墻面更加生動。
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加大對老舊小區的整治力度,京畿道社區創新“參與式社區營造”,從樓道更新入手,讓居民參與設計,動員居民做“設計師”,讓老小區煥發新生機。
“參與式社區營造”需要社區規劃師的參與。社區從規劃設計方面挖掘人才資源,組建社區規劃師團隊,規劃師均為社區居民。在充分征求居民需求和創意的基礎上,社區規劃師提出“綠色、人文、智能”的項目設計理念,進行實地勘察和一對一訪談,了解居民最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及改造建議。
走進社區,樓道干凈整潔,孩子們精美的繪畫作品掛滿樓道?!懊刻焐舷聵?,看到樓道墻面上手繪的圖案,就覺得很溫馨?!本用窭钆空f。除了墻面手繪外,有的居民還將家中的綠植拿出來增添樓道綠意,有居民看到樓梯扶手臟了隨手清潔,還有的發揮特長用書畫作品裝飾樓門,這一活動愈發受到居民歡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其中。
當然,樓道建設還需要后續的合力維護。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人員每天會對樓道進行整體清掃,確保門禁正常使用,避免外來人員入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關注樓道環境,看到小廣告隨手撕掉,發現垃圾及時清理。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小區樓道的高標準、高品質、精細化設計改造,成為社區的風景線。